水浸对档案的危害及抢救方法和预防措施
纸张一直都是容易受潮的一种记录方式,水浸对于纸质档案的危害非常严重,影响人们生活中对档案资料等的查询,本文就水浸这一危害纸质档案的形式提出相关抢救方法和预防措施,供以读者了解学习。
水浸对档案的危害
1、水浸导致纸张吸水膨胀、变形、强度下降甚至破碎、污损,水溶性字迹扩散等,若抢救不及时,纸质档案会粘连、生霉;抢救方法不当会造成纸质档案粘连、机械损伤等。
2、水浸导致感光材料污损、乳剂层吸水软化,若抢救不及时或方法不当,感光材料之间会发生粘连,感光材料还可能与包装材料或接触到的其他材料粘连在一起;如果抢救不及时,感光材料还会生霉。
3、水浸可使磁带受到污染,若得不到及时抢救,磁带也会生霉。
4、水中可能含有能与档案载体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,从而损坏档案。
常见水浸档案的抢救方法
水浸档案需要得到迅速而正确的抢救,目的是防止档案继续受损。纸质档案如不及时抢救,会使纸张机械强度下降,并易滋生霉菌,在霉菌代谢物作用下,纸张酸度增加,甚至粘连成“砖”。非纸质档案损害同样也不能幸免。应根据具体受灾情况,选用适当的抢救方法。
1、去除污泥污渍
当纸质档案上沾有泥斑、水斑等污斑时,可用水加以清除。在去污部位下方垫上吸水纸张,用小毛笔蘸清水清除泥斑,然后用滤纸等吸水纸张吸除水分;当泥斑较厚(有的为粘土泥斑)时,用软毛刷蘸以温水(70℃左右)轻轻刷除。
然后,用吸水纸吸潮;也可把档案平铺在案台上,把案台一边垫高,形成斜面,使污水从低处流出;对于单页档案的去污可放在玻璃板上,用毛笔蘸清水小心清除。待完成后,借助于玻璃板将档案慢慢移动至平坦干燥处,可避免损伤纸张。
2、冷冻处置
如果水浸档案数量较多,而没有足够的设备同时进行干燥,可先将纸质档案冷冻,然后分批进行干燥。由于档案处于低温条件,霉菌、细菌得到抑制;可使用的低温设备有普通冰箱,冷库等。
将水浸档案放入低温设备内进行冷冻(温度在-20℃左右即可);进入下一步减湿干燥时,从冷库中取出的水浸档案需经过一个过渡过程(在4~6℃条件下10小时左右),避免温差瞬间变化过大。
3、减湿干燥(有去湿设备)
首先用吸水材料去除明水,然后在木架上,铺上吸水纸,将档案展平放置,也可以根据情况,在档案内夹入吸水纸用于吸收纸张中的水分并及时更换(一次夹入吸水纸的总厚度不能超过纸质档案厚度的1/3,避免档案变形)。然后开启去湿机除湿,当水浸档案纸张含水量降至约为14%(手感稍潮)时,将案卷按一定厚度叠放,于其上施加一定压力,在平展状态下被干燥至正常含水量(6%--8%)。
这种方法的优点是:速度快,操作方便,室内温度、湿度条件可控,档案不易起皱、变形,非常适用于珍贵档案文献的抢救,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。
4、自然晾干法(无去湿设备)
这是一种传统的干燥方法,若受灾档案数量不大,水浸程度较轻,可用此法。操作时,迅速沥干明水,将档案放在通风条件好的房间内摊开平放,在自然晾干过程中,每天须坚持翻动两次以上,还可在档案中夹入吸水纸,也可用电风扇增强通风去湿效果。
因此法干燥速度较慢,若档案受灾严重,含水量过高,长时间得不到干燥,纸张纤维素将受到严重破坏,不适宜此法。
5、熏蒸消毒
由于水浸档案常伴随有泥沙等污染物,容易滋生细菌、霉菌等有害生物,若档案水浸受潮发霉生虫面积大、数量多且分布集中时,还需考虑采取消毒措施进行细菌、霉菌的杀灭。此时宜采用化学熏蒸的方法,以达到比较彻底的效果。
采用熏蒸消毒技术,应用专业设备有专业人员操作,在操作过程中严防化学气体泄漏。消毒后的档案需要放置一段时间,待残留消除后,再进入其他修复环节。条件允许也可采取其他适宜的方法进行空气和地面的消毒。对于未生霉的水浸档案,经真空冷冻干燥后,可直接进入修复环节。
6、修复加固
纸质档案修复加固最常用的方法是修裱。修裱包括揭粘、修补、托裱、干燥、修整五部分,加上修裱之前的预处理例如去污、去酸、字迹恢复与加固等,几乎囊括了纸质档案修复加固的主要内容。
对水害、生霉造成纸张粘连甚至成砖的档案,可先真空冷冻,再用干揭技术进行分离;破损面积较小的档案,只局部修补,破损面积较大或纸张强度较差的档案可整体托裱,其中若有不耐水的字迹则选用干法修补或干托;在修裱过程中,还可结合使用液相去酸技术对含酸量较高的档案进行去酸。
平面变形是因灾受损档案常见的状况之一,可应用修整技术对其进行平整矫形。对装订分离、案卷解体的档案,在平整后应按原装订形式重新装订。
99905银河官方网从实际应用出发,利用智慧档案感知平台软件功能特色,采用平台+传感器的方式,使档案库房“防水”问题得以有效解决。当档案库房发生水患灾害,传感器通过与平台联动,通过平台消息、短信或语音播送等方式报送库房管理人员,确保管理员能够及时处理隐患,防止水灾造成更严重的不良后果。